各学院:
为深入贯彻落实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,切实提升通识教育课程质量,增强学生学习成效,解决当前通识慕课教学中存在的重视不足、过程管理松散等问题,现就加强通识慕课过程管理工作要求如下:
一、严格课程过程考核,规范教学管理
1.优化考核方式
所有通识慕课须实行“不少于2次过程性结构化考核+1次终结性考核”模式:
过程性考核(占比60%):包括课堂研讨、阶段测试、实践作业、读书报告等形式,任课教师需在课程大纲中明确考核内容、时间节点及评分标准,并留存完整记录。
终结性考核(占比40%):可采用线上线下考试、课程论文、项目设计等方式,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。
2.强化考核管理
任课教师须严格考勤纪律,学生缺勤过程性考核2次取消考核资格,成绩判定为不合格;加强学习引导,杜绝“放水”现象,确保学生学有所得。
二、加强质量监控,落实督导责任
1.教务处随机抽查
教务处将组织专项督导组,通过后台数据分析、调阅教学材料(考核记录、作业等)、学生访谈等方式进行抽查,每学期覆盖不少于30%的通识课程。
2.结果应用与反馈
对管理松散、考核不严的课程予以通报,限期整改;
对教学质量高、学生反馈好的课程给予表彰,并择优推荐参评各类优质课程。
三、工作要求
通识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载体,请各学院高度重视,认真落实主体责任,全体教师需严守教学规范,切实提升课程内涵,共同营造严谨、务实、创新的通识教育氛围。
教务处
2025年3月5日